第85章 民不知法则畏(2 / 2)

喷神 浙东匹夫 5131 字 2017-10-24

04年底之前,哪怕公司近一个基础的程序员、测试员,甚至是前台接待的小姑娘,我都要亲自把关最后一道面试的。后来05年公司有六七百人了,就撑不住了,这两年发展太快,现在都一千多人了,怎么忙得过来。”

“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,”冯见雄惋惜地说,“能问问你当初坚持亲自面试每一个新员工的动机是什么么?”

马风一愣,他还真没系统性地想过这个问题。所以很慎重地思考了一会儿,才说:“我就是觉得,我这个人看人眼光很准,公司里估计没人比我更准了。我亲自面试、聊过的,好歹可以确保那人是真心想跟着我干一番事业,是喜欢这份工作的。”

冯见雄感慨道:“这不就得了——从去年到今年,淘宝和支付宝发展这么快,但是假货刷单乱象这么多,关键就是用人权限的尺度一下子放得太开了。你这是典型的没想明白原理,光凭感觉调节制度,然后一抓就死,一放就乱,没有循序渐进呐!

你想想看,你亲自招的人,你看人准,你能看得出他好歹是不是喜欢这个公司,喜欢这个工作。所以哪怕将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kpi,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冲突,这种人好歹还能有点节操——别小看节操,在法律有滞后性的领域,德治和节操是很关键的,虽然我不想相信人性,也不想把期望寄托在人性上,但这些无法之地,你只能尽量用好人性。

但如果招聘权下放到了销售部经理一层,他们会怎么招人?肯定是招最能完成kpi任务的人,而超过kpi范围、对公司长远却有好处的能力,肯定要靠边站。所以老板招来的小编肯定好歹是热爱的,主编招来的小编就只是看数据捧刷子的。

这是小集团绩效和公司整体利益冲突的必然选择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新型公司扩张到‘老板和基层员工以上有两层以上管理层’后,突然崩溃的原因。因为到了那一步,很有可能所有新进来的员工,都跟不上公司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追求了。

他们只是适合完成当前阶段的kpi考核模式。但创新型公司的kpi考核模式是有可能每天都在变、每天都在与时俱进的。如果员工成了耗材,只能和公司搭调一年、甚至半年。这样的公司,两年内怎么可能不死?就算真的不死,那也不是他们做得好,只能感谢公司所处的行业变化不够快!只要够快,这样的公司必死!”

马风听了,久久不语,饶是天天吹牛谈企业价值观如他,也被冯见雄这套更加高屋建瓴的话术给震住了。

“那要怎么做?重新回到每个员工都我亲自招聘?亲自问他的业余兴趣爱好是啥,识别他喜不喜欢公司?认不认同公司文化?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趣很有成就感?公司已经一千多人了,我忙不过来的啊!”马风不无忧虑地说。

冯见雄坚定地劝说:“忙不过来,也要尽力而为!招人的放权,不能一下子放开,要循序渐进。马总,不是我说,阿狸今年的乱象,就是你去年没有多想,你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了,就随手一下子彻底放出去了——这是矫正过枉。

现在阿狸从顶到底,大概是四层领导结构,不算正副职,cxo下面有总监,总监下面有经理,经理下面有主管,主管下面有员工。就算你忙不到亲自过问每个员工的招聘,你至少要过问到每个主管的招聘,亲自面试每个主管,也亲自和每个从员工提拔到主管的人面谈。

绝对不能允许‘总监就能拍板经理人选、经理就能拍板主管人选’的情况。因为那样的话,总监绝对只选最符合该总监kpi完成效率的人当经理,不会在乎公司的整体利益,那样的公司,肯定是很快就在创新转型站的考核制度改弦更张不走ip炒作路线了,这种人会第一个背叛的。因为他们首先就不热爱,他们是在为钱降低自己的智商、忍辱讨好弱智读者而写作。

这个时代变化太快,产业界变化更快。知识和才能过气是很容易的,所以用人关键要看兴趣和价值观。不喜欢、没兴趣的努力者,让他们统统去死吧,虽然说起来很残酷,但是人类发展的总趋势,就是那些怀着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’心态的人,越来越没有上升通道。

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!如果这个世界注定要淘汰杀死一个人,而面前摆着一个没有兴趣、光有努力的人,另一个虽然没啥毅力,但是有自己兴趣的人——难道不应该让没有灵魂,只有毅力的畜生先死吗?

当然,毅力和努力还是有点用的,但这是在人已经有了目标和兴趣的前提下——哪怕两个人的兴趣都只是卑微地打枪战游戏,希望将来参加电竞。但一个人能打每天20个小时,能苦练压枪一万遍不烦躁,另一个哪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、打自己喜欢的游戏,10个小时之后也会腻味。那这时候前者的毅力还是有点价值的,但也仅此而已。没有兴趣和目标的毅力,只是一坨**。”

——

(ps:奉劝一句题外话,读者里如果还有在读书的,如果真心不想读书,但你爹妈又逼着你读,那就怼回去吧。那帮老东西根本不知道时代变化有多快。

但是,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本人真有迫切想做的事情,而且调研过竞争压力,相信自己能比同行更努力。

当然,基本的努力还是有价值的。上述一切,是建立在“只要喜欢的事情就能努力”的前提下。如果连自己喜欢、感兴趣的事情都没法努力的废渣……那上述方法论等于白说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