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寝明堂,相对而坐的师生完成第一轮交锋,熊荆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,鹖冠子则刚刚明白自己的学生要做什么。或真或假的站在学生的立场,鹖冠子思索道:“既不用周礼,大王如何治天下?殷人代夏,此天命也;周人代商,此天命也。他日楚人代周,亦天命也。而天命又关乎周礼,大王不用周礼,如何言楚人得天之命?”
“天命?”熊荆念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,这当然是周人统治缘饰的一个部分,是所谓的统治法统。正是因为有这个法统,庶民才会心甘情愿的自称自己是周人而不是殷人。天命概而言之,就是君权神授,凡人不可亵渎。
“然也。”鹖冠子点点头,站了起来,继续之前的游说。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,今朕必往。秦乃虎狼之国,其政暴虐,大王怒而灭秦,奉天命也。秦亡以后,大王即是天子,既是天子,又如何不行周礼?”
如果是别人,真的要被鹖冠子说服了,然而熊荆笑了起来。他道:“天命之说,只起于周人,商汤所谓的‘有夏多罪,天命殛之’,不过是周人篡改之辞罢了。殷人治国从不以天命。”
熊荆笑,鹖冠子也笑。周人只是殷人的母系血脉(娶了殷人之女),因此无法继承殷人的法统,不得不另外创造发明了天命。为了使得天命看起来显得‘自古以来’,周人又以天命为主旨,重新编纂了远古历史。将历史扭曲为‘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’,为政权的合法性背书。
这就是好像后来历史上的秦国灭了六国,启用五德始终说,将自己标榜成水德,说自己尚黑。同时重新解释历史,在封禅书上说什么‘黄帝得土德,黄龙地螾见。夏得木德,青龙止于郊,草木畅茂。殷得金德,银自山溢。周得化与传统的差异,一些外文词中文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,一些中文词外文同样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。天下‘民’的概念和地中海‘民’的概念并不完全对等。
他想了一想,纠正道:“不佞口误,受命于民当称之为受命于国人。国人之于外朝、贵族之于正朝,授命于君王,君王以此治国。又或是国人之于外朝、贵族之于正朝,举荐一臣,彼代王行政,如此有罪乃臣之罪,有功乃王之功。”
熊荆无心讨论治天下,这还太早,他简单的说辞再度让鹖冠子摇头。“天下列国,赵人必举荐一赵人,齐人必举荐一齐人,楚人自然举荐一楚人,诸国皆不同,何以受命于民而治天下?”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