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尔盖摊摊手:“人家几百亿美元抄底,才能滋润,我们有多少钱?且不说刘先生你为了跟我划清界限,不参与投资。就算你参与投资,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吧。”
刘信苦笑点头,他虽然已经算是衣食无忧,但是在整个富豪圈子里,还嫩得很。
“这也挑刺,那也挑刺,你倒是拿出一个好方案啊。”薇卡看不过眼,瞪了谢尔盖一下。
谢尔盖浑身气质一变,展现出意气风发的模样。他在俄罗斯风生水起,倚仗的能力之一就是眼光,这个问题,算是问到了他最擅长的地方。
“我认为如今的欧洲,最应该投资的方向,是生物医药方向。”
新时代新需求,相比以前追求富贵追求享受的人们来说,现在的人们生活基本达到安定稳定,所以愈发地追求起生命健康来。生物科技和医药科技,在新时代成为前所未有的朝阳行业。甚至比起欣欣向荣的计算机技术,有过之而无不及!
世界生物医药的中心在美国,这是毫无疑问的,前十的生物医药公司,美国能占七、八个。除此之外,就是欧洲了。因为欧洲有高校教育基础,名校层出不穷,靠着名校学术的加成,生物医药的研究也如火如荼。尤其在近些年,颇有追赶美国的态势。
谢尔盖提议搞生物医药,是真的出于赚钱和发达的目的,没有任何的私心。其实他自己一直就想搞,但是碍于为国家服务的身份,现在有了危机感,才真正付诸于行动。
谢尔盖阐述完理由之后,刘信和薇卡都沉默了。因为他说的实在很有道理。
薇卡看向刘信,让他做主。虽然这个公司是薇卡跟谢尔盖合作,但薇卡心里真正值得信赖的,仍然是刘信。她是外行,需要刘信帮忙拿主意。
***
“我了解一下。”刘信并没有盲从,而是依靠网络联系上了国内,找裴硕和万瑶开了个简单的网上会议。
刘信也没有说这边的情况,只说自己看好欧洲的生物医药发展,让两人做参谋,看看能不能搞。
“当然能搞!”裴硕第一时间表示支持,“boss,你可不知道现在高精尖的生物科技有多火,在全球市场上和人工智能并驾齐驱,可以称之为影响人类未来的两大支柱产业。人工智能咱们起步太迟,现在是跟不上了,但生物科技方面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把握住。”
“我赞同裴硕的话,欧洲生物医药挺厉害的,有很多虽然不强但技术牛逼的小公司。现在欧洲不是经济衰退嘛,若是能趁机拿下一些小公司,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,直接进入生物医药行业的前列。”
万瑶也赞同裴硕的意见,但是她更加理性:“不过我要提醒一句,这个行业可烧钱了,咱们现在最多十来亿的闲钱,好像投资不动。要想玩得转,至少得把咱们现在的资产,单位由人民币变成美金。”
“行,我会做出合理选择的。”刘信辞别二位,回到了跟薇卡还有谢尔盖那儿。
“怎么样?”薇卡第一时间送上关切。
谢尔盖虽然没说话,但他眼里充满期待,他希望听到对于自己认可的答案。
“我的智囊团建议,可以做这行。”刘信首先给出赞同的答复,随后话锋一转,严肃起来,“但是这个资金,是个大问题。”
“我去贷款。”谢尔盖知道,在刘信不投资的情况下,自己必须站出来表态,“以我的身份,现在应该不少银行会卖我面子,贷款个1、2亿欧,不成问题。”
“1、2亿欧元可不够。以你的身份,借这点钱也太寒酸了,少说得10亿欧才行。”刘信摆摆手。2亿欧换算,也就2.3亿美元,在生物医药方面,可一点都不够。
“那可太多了,就是把我卖了,也借不到这个。”谢尔盖咬咬牙,做出最后的让步,“我努力一下,看看那能不能借到6、7亿欧元。更多的不可能了。”
“成交。那就静待你的好消息。”刘信和谢尔盖达成一致。